中控指纹人脸识别正火,虹膜识别又再蓄势待发
来源:广州中控门禁科技 | 发布时间:2016/9/9 15:43:39 | 浏览次数:
指纹、人脸、虹膜,生物识别成为近年的热点技术,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我国生物识别市场年均增速超过了60%,2015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突破了百亿元大关,业界预计到2020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生物识别市场前景看好。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张,生物识别产业正蓬勃发展。
在门禁与登录之外,生物识别在支付方面也在2016年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微信已经授权华为手机Mate7用户可以用指纹识别,代替密码输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ATM机通过验收,这也是全球首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TM机。它将与银行、公安等系统联网,持卡人只能从自己的银行卡中取款,他人银行卡,即使知道密码也不能取钱。人脸识别如此快速地应用到ATM金融支付上,其速度之快,反而让业界担心。毕竟人脸相对指纹来说,会随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是整容化妆后,连亲人甚至亲妈都不认识的情况。据了解,已经有不少业界专家,都在微博上公开表示了对“刷脸支付”安全性的担忧。
但是,人眼的虹膜识别技术,相比刷脸的人脸识别技术,理论上更加科学可靠。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区域,在近红外光下呈现出丰富的纹理,如斑点、条纹、细丝、冠状、隐窝等。
根据最新的曝光信息来看,三星Galaxy Note7应该已经做好了准备,除了曲面屏、S Pen这样传统优势的继续巩固,增添的虹膜识别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特性。联想到科幻电影中刷眼解锁的镜头,而这种情景马上就要在手机上实现,心情难免有一些小激动,那么虹膜识别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技术,未来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下面就带您了解这项酷炫的黑科技。
在谈具体的虹膜识别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虹膜。简单来说,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 分,是眼球中瞳孔周围的深色部分,其中包含大量独一无二的特征,包括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等等细节,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虹膜识别技术通过对比虹膜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人们的身份,其核心步骤是使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方法对人眼睛的虹膜特征进行描述、匹配和分类,从而实现自动的人员身份认证。虹膜识别技术可以划分为虹膜图像获取、虹膜图像预处理和虹膜图像特征提取和比对等三大步骤。
虹膜识别技术较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具有误识率低,生物特征不易损伤,难伪造、复制。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就将保持不变,常见的眼科疾病也不会对虹膜造成破坏,这些直接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正是基于此,虹膜与每个人呈现一一对 应的关系,通过扫描虹膜来识别身份的虹膜识别技术也就发展起来。有研究称,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指纹识别的1万倍,是脸部识别的10万倍,被广泛认为是21 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认证技术,相继在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